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武术资讯 > 正文

武术资讯

【华体会体育】中华武术:为奥运而来

admin2023-03-10武术资讯80

  在中国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中,被誉为“国之瑰宝”的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发展成为当代一项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的运动项目,且随着不断推广,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同时我们看到,1960年柔道在东京入选奥运;2000年跆拳道成为奥运正式项目。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竞技武术何时能进奥运,这是世人普遍关心的问题。是的,武术这朵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葩如果绽放在奥运会上,它必将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武术争取进入奥运的过程也是向世界传播武术的过程,是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那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作为东道主之国粹的武术将以何种形式出现?如何欣赏武术比赛?如何认识当代武术的功能和价值,让我们与武术专家们面对面……

  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亚洲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常委。1984年北京体育学院武术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工作,从事武术挖掘整理、训练、竞赛等工作。1990年——— 1993年8月任菲律宾国家武术队主教练。出版 《实用跆拳道》、《新时期中国武术发展的战略思考》等专著及多本合著。

  1946年生。省武协传统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市太极拳研究会副主席、铁岭市武术协会常务主席兼秘书长,国家高级散手教练员。中国武术七段。武式太极拳及戴家心意六合拳传人。20多年来培养的多位武术人才在省及全国武术锦标赛上获得套路、散手、太极拳推手等项目多枚金牌,曾四次作为省队教练率队参加全国太极拳锦标赛,成绩优异。

  我们向世界展示武术的最好时机来之不易——— 奥运期间的武术比赛由奥组委颁奖

  记者: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体现之一,历经千年未中断过。在当代,武术作为一种运动项目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普及,逐步走向世界,正在争取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有报道说,我们的武术已经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设项目,是这样吗?武术在奥运会上到底以什么面貌出现?

  陈国荣:经国际奥委会同意,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的8月21日——— 8月24日,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北京2008武术比赛”,届时将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128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向世界人民展现武术的精华和魅力。虽然武术不能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身份参加2008年奥运会,但这一向全世界展示的机会也来之不易,因为根据奥运会的有关规定,在奥运会举办期间,举办地城市是不能举办奥运会项目以外的其他比赛的。大家知道,从1988年起,奥运会已经取消了表演项目,所以这项比赛不能称之为表演项目,至于说是奥运会的特设项目,只是我们的一种理解,在奥运会章程里是没有特设项目这一说法的。总之,奥运会期间进行的这次武术项目比赛,是国际奥委会对武术运动广泛开展和具备奥运项目入选资格的认可,也是我国积极将武术运动推向奥运、努力成为奥运正式项目所作努力的结果。

  记者:此次武术比赛具体设置了哪些项目?冠军金牌和奥运正式项目的金牌有何区别?您觉得中国武术队的夺金实力如何?

  陈国荣:“北京2008武术比赛”将设15枚金牌,其中套路10枚,散打5枚,而比赛的一切标准、程序、规则等都是按照将来作为奥运项目的标准来进行的,也就是说,将来武术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后,其比赛也和这次武术比赛基本上是一样的。参赛的选手来自五大洲,是经过严格的预选比赛才获得参赛资格的,属于最高级别的赛事。获奖运动员同样可以登台接受奥组委颁发的金、银、铜牌,但其奖牌样式与北京奥运会奖牌有所区别。至于参加武术比赛的运动员是否能入住奥运村,电视转播如何安排,能否参加开幕式等技术细节问题还在进一步的协调中。参加这次比赛的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由曾获得世界冠军的男女散打高手组成,他们正在北京积极备战。目前,武术在亚洲国家如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和欧美国家如俄罗斯和巴西等都有相当好的竞技基础,水平在不断提高。在大级别上俄罗斯等欧美国家很有优势。另外,港澳台地区也有不少高手,因此,这次比赛,中国队要想获得金牌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半点掉以轻心。

  记者:武术进入奥运会是大家最关心的,您刚才提到,武术运动已经具备了成为奥运会项目的资格,这句话应怎样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源于中国的武术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在全世界深受欢迎而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

  陈国荣:中华武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硬件上看,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条件已经具备。早在1936年,武术就曾在奥运会上作为表演项目亮相,博得一致好评。根据奥林匹克的规定,夏季奥运会男子项目需要有4大洲75个国家参加,女子项目必须有3大洲40个国家参加;单项运动联合会首先要获得国际奥委会的承认,此外还必须有不同级别的地区间赛事。中国从1982年开始确定积极向世界推广武术的政策,随着1985年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的召开,武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国际武术联合会于1990年成立,1994年被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为会员。1999年6月,国际奥委会109次全会上通过决议,承认国际武术联合会。国际武联目前拥有遍及五大洲的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协会。

  随着中华武术走向世界步伐的加快,国际间的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比赛也越来越多。1990年开始,武术是历届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欧洲、泛美、非洲地区也有锦标赛及洲际间的国际武术比赛。自1991年起,国际武联先后举行了9届两年一次的世界锦标赛、3届世界杯散打比赛。为使武术与奥运项目接轨,国际武联和中国武协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后,我们欲借中国是东道主的机遇,加快武术迈入奥运的步伐,2001年12月20日,国际武联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申请将武术运动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为了让国际奥委会委员更了解武术,多次邀请委员们观摩武术比赛,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前往少林寺,观看了中国国家队的武术表演;十运会时,很多国际奥运会执委受邀前来观摩武术比赛,在这个过程中,武术运动受到了许多委员们的肯定和赞赏。

  记者:有人认为我们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东道国,是武术进入奥运的最好机会,那么武术没有成为2008年奥运会正式项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陈国荣:在大家的印象中,奥运举办国利用东道主的优势将本国传统项目纳入奥运会,在过去的奥运会上时常上演,柔道和跆拳道能够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当时的奥运大家庭设项和参赛人员较少。但自1996年开始,这一内容被严格禁止,所以北京已不具备自己设立一个项目的权力。而早在1988年以后,奥运会表演项目就被取消了。特别是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上任后的奥运“瘦身”计划,使得武术的设项问题变得非常困难。罗格希望将夏季奥运会的规模控制在最多28个大项、300个小项,因此近几年国际奥委会一直把压缩奥运比赛项目作为主要工作之一,但目前又有高尔夫、橄榄球、壁球、空手道等10多个项目在申请加入奥运会,武术的申请难度可想而知。虽然2001年底武术正式申请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但根据奥运会章程规定,如果奥运会要增加大项目的线年的北京奥运会没有可能使武术成为正式项目。至于为什么2001年才申请,这和刚才提到的武术走向世界的进程是一致的——— 虽然我们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使武术运动国际化、组织化、规模化,且推广速度惊人,但相对一些传统国际运动项目来讲,还存在国际影响时间短,商业知名度不高的弱点。

  记者:武术要想成为奥运正式项目除了申请时间等程序问题之外,就自身来说优势在哪里?努力方向是什么?正式加入奥运的希望有多大?

  陈国荣:是的,武术要想成为奥运正式项目,自身很关键,何谓自身?应该说,就是普及性,推广的越广泛、习练和明白的人越多,进入奥运的希望也就越大。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在国际推广上,要使竞技武术的技术更加规范化、统一化;其次,武术将进入世界上更多的综合性运动会,对于武术开展得相对薄弱的国家和地区,国际武联将对其进行技术援助,协助其完成竞赛组织和市场化运作;同时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将太极拳等传统武术在世界上继续发扬光大。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朋友迷恋上了中国武术,因为中国武术集深厚的文化底蕴、健身养性、攻防于一身,适合于各个阶层、各年龄、多种身体状况的人来研习【华体会体育】,较少受天气、场地、器材、人员的影响,所以必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有了这样的基础,一项运动想不被认可都难。当然,从实践来说,这也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做不懈的努力和工作。

  记者:一项运动进入奥运会,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它一定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发扬了奥林匹克文化,那么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相通性表现在哪里?

  陈国荣:我们知道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许多项目最初也是一种地区、地域性的运动项目,在不断的国际化过程中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才被纳入奥运项目的,所以说,奥运会是体育项目从民族性、地域性走向国际性的桥梁,承载着融会民族体育的责任。在武术运动世界传播日益广泛、在国际体育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的情况下,奥运会吸纳武术运动本身就是对奥林匹克的丰富和发展。另外,奥林匹克各项运动比赛本身都充满了竞争性,但是正是在这种竞争性中促使人类自身不断向着更高、更快、更强迈进,在竞争中全世界的人民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最终达到“和谐”的精神实质。武术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哲学不但看到了事物“阴阳”的矛盾性,但更注重“阴阳”的统一性,矛盾双方的融合、和解才是最后的结果和最高目标,这就形成了中华文化包括中华武术和谐的基本精神,其本质就是期待人类能够达成一个和谐美好的未来世界。这种精神,又恰恰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奥林匹克》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奥林匹克思想和中国的传统和谐思想是相通的。同时武术文化体现出来的那种独特的东方理念、技艺和审美价值观,如尚武崇德、仁爱非攻、形神统一、气运传神等,是对以西方文化为大背景的奥林匹克文化的补充和丰富。

  记者:我们知道武术比赛分为散打和套路,散打比较直观【华体会体育】,谁赢谁输很容易看懂,评分也比较容易。相比之下,套路比赛存在很难看出“高低”的问题,那么作为普通观众,套路比赛如何欣赏?

  陈国荣:由于武术运动的特点是种类多、派别多、风格各异、技术复杂,这就给观赏武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要想欣赏武术,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武术知识。其实很多项目都是这样,比如足球,只有你亲自去踢去练才能更好地理解那些著名球星的过人之处。当看到运动员演练时,在了解该套拳种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判断、欣赏。总的来说,要求运动员动作完成的到位,干净利落,富有劲力,技巧和节奏掌握得当;还要看谁动作难、质量高,从中是可以判断出谁的功夫深、功夫纯的,观众从中可以体会到武术的技艺美和运动员的精、气、神。

  最后,套路比赛与体操、花样滑冰等运动项目评判方法比较接近,评分模式分成了三部分——— 动作规格、演练水平、动作难度,每一块设定三名评委,根据难度系数、完成情况等因素进行打分,这种评分日趋标准化,适应了奥运设项的要求。

  记者:中华武术博大精深,门派众多,有人说散打没有门派,但是成为了运动会上的运动项目,那么散打和传统的武术是什么关系?散打中要戴头盔和手套,这种限制能发挥出武术的威力吗?

  陈国荣:是的,很多人对散打和传统武术拳种认识不全面,往往厚此薄彼【华体会体育】。应该说,运动会和武术世界锦标赛上的套路比赛、散打比赛都属于竞技武术,它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借鉴了奥运会竞赛原则和模式进行整理并发展起来的,有着明显的竞技体育的特征——— 能够用合理规则来进行比赛并进行精确评价,它的发展目标是进入奥运会。现代散打整合了中国传统武术中一些技法,并给予提炼完善,形成了自身的技术体系,由踢、打、摔等多种技法所组成【华体会体育】,对抗性强、观赏性强。至于护具、拳台等设施,与其说是限制了运动员的发挥,不如说是保护了运动员,使运动员无法使用传统武术中的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动作和招式,减少了危险性,而又不失竞技性,而正是这种“限制”规则使运动员把自身的能量在某一方面发挥到最大,这一点和每项竞技项目都有相应的规则是相通的。中华传统武术博大精深,是竞技武术的“根”,竞技武术不断从传统武术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技法,而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在实战对抗中使武术技法得到发挥和完善。

  集防身【华体会体育】、健身、养生于一体的中华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根”,普及和发展武术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

  记者:公众对武术的认识不少来自于武侠小说和功夫片——— 让人觉得中国功夫很厉害很神奇,但在现实中武术给许多人的印象是“花架子”、不实用,那么,造成这种认识上的巨大差异是什么?我们传统武术真实“功力”到底如何?

  肖嘉平:武侠小说和电影属于文艺作品,对武术进行了适当的虚构和夸张,这是必须看到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而现实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对武术套路的习练,于是就有了“花架子”的感觉,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源于当代的社会环境——— 非冷兵器、有着健全法制的时代,除了特殊人员如武警外,直接用武术进行搏击、格斗的场面和机会是极少的,这使得我们对武术的认识不是停留在影片中,就是看到现实中的套路的习练【华体会体育】,造成了认识误区。所以,对武术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十分必要。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武术中的套路和攻防实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套路是中国武术中较为独特的东西,实质上是实战中用到的招式,即把各种招式合理顺畅地连起来,以备练武者独自习练和揣摩,提高专项素质,达到熟练的程度;实战则是对招式的实际灵活运用,所以说套路是武术的一部分和基础,不可以轻易否定。而中华武术是在冷兵器时代以生存和性命为目标发展起来的,它的搏击实战功能是非常强的,在技击上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如整体发力、化发一体、以意为先、后发先至、讲究人体力学等,这些都是对世界搏击技术的极大丰富和发展,许多国家的拳种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中华武术,如空手道。

  记者:一方面今天我们很少有搏击实战的机会,另一方面传统武术如太极拳越来越普及,受到公众的欢迎,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作为“竞技武术”之根的传统武术的价值功能应该如何理解和定位?

  肖嘉平:在当今社会,武术对于大众来说,其功用在于防卫和健身两大方面,以健身更为突出。太极拳的健身功能在当今世界上是最具实效的,因为它的健身不仅限于生理、医学、操练方法,更关乎道德和追求完善和谐人生境界的修炼,因为包括太极拳在内的许多武术拳种是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医基础上的,具有天人合一、以动练形、以静练神、内外兼修的健身特点。而一些年轻人则更倾向讲求搏击和实战,所以经常出现撇开套路基本功不练,只练蛮力。在多元化的今天,根据健身和搏击的需要,习练之人可以对套路和散手有所侧重,但从本质上说,武术是套路和散手搏击的互相渗透交融,“功夫”出在对武术的全面理解和把握。

  记者:我们知道传统武术形成于农业文明,形成了众多的拳种,虽然各门派、拳种有所交流,但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封闭,“功夫不外传”,而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兼容开放、充满活力的社会,传统武术各个拳种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背景、走出封闭的圈子,在继承和创新上有所突破?

  肖嘉平:目前中国有120多个拳种,各拳种都是对中华武术的丰富,都是前辈武术家花费毕生心血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不能让好东西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消亡。因为各拳种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来发展技击技能【华体会体育】,能流传至今必有独到之处,所以各拳种首先要在自己的领域内深入挖掘和探索,我们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各拳种就如同条条大路,但是对于精力有限的个人来说,不能每条路都走,只要走好一条路,就可以“通向罗马”,达到武术境界中的高水平。同时,各拳种都有各种长处和精髓,不能厚此薄彼,各拳种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习练的人掌握、运用的熟练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各拳种可以独立发展,但如果不通过交流和学习,从其他拳种中吸取营养,取长补短,最终会固步自封、逐渐衰落的。

  记者:您觉得应如何让传统武术这朵中华传统文化奇葩面向大众得到可持续发展?

  肖嘉平:发展传统武术,一方面要积极地为大众健身服务,并以此为依托进行推广、普及,包括套路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在技击应用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如何挖掘和提高武术的健身和技击统一的本质特征,是值得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事情,这需要建立完善而具有特色的竞赛体制;在民间体育的科研工作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加强古籍的挖掘和整理,对传统武术进行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研究,可以根据少而精的原则选拔优秀人才来从事传统武术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即培养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对武术这一民族瑰宝进行全面的继承、创造性的建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